|
 |
|
MBA项目:
022-23040033
022-27824389
其他项目:
022-27824389
传 真: 022-27824389 |
 |
|
|
|
 |
|
|
|
|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12-06-29 13:20:39 点击: |
a strong sense of achievement. ﹒考生对话 考官给你和另外一个考生一个话题,给你们一段准备的时间,然后让你们进行对话讨论。 ﹒图片描绘,分析与讨论 这种形式非常接近MBA笔试写作的图片作文,只不过是以口语的形式考。每个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指定考试的具体的形式,但一般都会包括以上的两到四个部分。 专业备考:不必担心专业词汇太少 现在很多学校英语复试的形式更加灵活,比如不再采取单独的英语复试,而是把英语复试和专业课复试融在一起进行,其具体形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1.专业课老师与英语老师组成一个复试团队,复试过程中专业课老师用汉语提问专业问题,而英语老师用英语提问一些与考生考取专业相关的问题。例如,考取金融方向研究生的考生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 Could you explain the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n English? 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he impact of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crisis on Chinese economy? 2.由于现在高校老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复试中由专业老师直接用英语进行提问。 虽然用英语对专业问题进行考查是研究生复试的一个新的趋势,但考生不必担心自己的专业词汇太少或无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即使用英文提问专业相关的问题,这部分的目的仍旧是考查考生的英语水平,问题一般比较浅显,不会涉及到大量专业词汇。除一般性备考外还要注意:关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注意阅读报纸或杂志上相关的文章,适当积累一些专业词汇;如果学过英文原版教材,注意其中的专业词汇。 其实并非所有专业的考生都会遇到英语复试中考查专业问题的情况。一般涉外专业或国际化较强的专业如经济(如考取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传媒、语言专业的考生要注意对专业问题的准备。 听力备考:不建议听英语考试的听力材料 听与说作为语言技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虽然考研英语复试中可能涉及到听力部分,但一般也会与口语同时考查,其考查的形式一般为由复试老师阅读或播放一段英文短文,然后由考生根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这种形式在伦敦三一学院口语考试高级中有,可以参照。 听力是英语听说读写中最需要平时积累的一项技能,因此建议考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结束后到复试前的一段时间内每天坚持听20分钟左右。内容可以是新闻,如VOA,BBC, CNN新闻,当然也可以听某一个课本,如《中级英语听力》。建议听的时候做一些笔记。由于复试中一般不会让考生像正规的听力考试一样作选择或填空题,因此不建议考生听英语考试的听力材料,如CET, TOEFL, IELTS等。 口试评分标准:分项打分与整体打分 一般MBA口语考试评分标准包括发音、词汇与语法、流利度、内容等几个方面。如果两名考生同时进行考试,则互动交际也会成为评分的一部分。目前口试打分大概分为两种:分项打分和整体印象打分。国内的PETS考试采取分项打分与整体印象打分相结合的方法,IELTS采取整体印象打分法。考生应该注意无论采取哪种打分方法,发音、词汇与语法、流利度、内容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因此平时练习至关重要。 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复试成功的保证。参加研究生英语复试,无论形式如何,正确的语音语调、词汇与语法的准确性、话语内容、流利度、互动交际等几方面都是考察的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语言训练与材料积累,多听,多读,多说。只要平时能说一口流利而准确的英语,任何形式的考试都可以轻松通过。 以上就是MBA英语面试前应注意的四大技巧。 |
|
 |
|
|
天津海纳百川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海纳百川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海纳百川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