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客观地测试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人员)的英语水平,保证学位授予的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1998年6月18日通过)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1994年下达的《关于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统一考试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学习英语的特点,在总结近几年来同等学力人员英语水平统一考试工作的基础上,特制订本大纲(第四次修订稿)。
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用英语传递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同时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是否达到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具有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语言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本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会话技能、阅读、写作和翻译的能力(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本考试暂时取消听力测试,会话技能的测试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考生听力能力的测试由各院校在考生学习期间进行。)考生应在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会话技能、阅读理解能力、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一)词汇
掌握约6220个英语词汇和约600个常用词组(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对其中2360个积极词汇(词汇表中用黑体标的词)要求熟练掌握,即能在会话、写作和翻译中准确地运用;其余词汇则要求能在阅读中识别和理解。
(二)语法
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常用句型和结构,能正确理解包含这些知识、句型和结构的句子。
(三)会话
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常见英语会话,能理解会话的情景、说话人的意图和会话的含义。能恰当地进行交流。能正确理解英语口语中常见的习惯用法。
(四)阅读
能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读懂一般性题材的文章及科技文献。要求能抓住大意,读懂细节,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并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态度。阅读速度应达到每分钟100~120个词。
(五)翻译
能在不借助词典的情况下,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及科普文章中的句子或段落从英语译成汉语或从汉语译成英语,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通顺,用词基本正确,无重大语言错误。英译汉的速度为每小时400个英语单词,汉译英的速度为每小时250~350个汉字。
(六)写作
具有用书面英语表达思想的基本能力。所写文章应切合主题,能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每小时应能写出不少于300个词的短文。
三、题型、题量、分值
本考试分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以客观题为主;试卷二为主观试题。两卷满分为100分。试卷一占总分的65%,试卷二占总分的35%;达到总分的60%为及格。试卷二得分低于18分者,无论试卷一得分多少,均为不及格。
在基本题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每次考试可能是不同题型的组合(本考试大纲列举的题型不一定在每次考试中全部出现),每种题型的题量也可能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将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不致使某一种题型的权重过大或过小。
试卷一包括会话技能、词汇、阅读理解和综合填空四个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二包括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节)和英语写作两个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两卷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
第一部分 会话技能
本部分共设10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10~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一节或两节,每次考试设以下一种或两种题型。
A节为完成对话,设5~10题。每一题中,考生将在试卷上读到一段不完整的对话和用以完成这段对话的4个备选答案。要求考生针对对话的内容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对话情景和习惯用法的答案,使整个对话得以完成。
B节为对话理解,设5~10题。每一题中,考生将在试卷上读到一段对话和对话之后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4个备选答案。要求考生能理解对话的情景、说话人的意图和对话的含义,从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第二部分 词汇
本部分共设20~30题,每题0.5分。考试时间为10~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两节。
A 节设10~15题,形式为单句选择替换。要求考生对单句中带下划线的一个词或词组进行替换选择,即从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替换词或词组。
B 节设10~15题,形式为单句选择填空。要求考生根据句意从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佳答案,填入空白处,使句子完整。
词汇命题范围为本大纲所规定的约6220个单词和约600个词组。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设25~30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40~50分钟。阅读理解的短文设5~6篇,每篇300~400个单词,要求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从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第四部分 综合填空
本部分共设10~15题,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10~15分钟。本部分设两种题型,每次考试设其中的一种题型。
题型一:在一篇难度适中的短文中设置10~15个空白(设置10个空白的短文长度为200~250个词,设置15个空白的短文长度为250~300个词),每个空白为一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短语。
题型二:在一篇与题型一同样难度和长度的短文中设置10~15个空白,在短文前所设的方框中给出同等数量的备选答案。考生从备选答案中为每个空白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可以是单词,也可以是短语。
第五部分 翻译
本部分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节,共20分,每节1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要求译文意思准确,文字通顺。
A 节为英译汉。本节设三种题型,每次考试设其中的一种题型。
题型一:要求考生翻译5个单句,总长度为80~100个英文单词。
题型二:要求考生翻译一个段落,段落长度为80~100个英文单词。
题型三:在一个较长的段落中,有5个带有下划线的句子,要求考生翻译这5个句子。5个句子的总长度为80~100个英文单词。
B 节为汉译英。本节设两种题型,每次考试设其中的一种题型。
题型一:要求考生翻译5个单句,总长度为100~120个汉字。
题型二:要求考生翻译一个段落,段落长度为100~120个汉字。
第六部分 英语写作
本部分设1题,15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题目要求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150个词的短文。考试形式为根据提纲作文、看图作文、描述图表或根据一篇所给的文章写出内容提要或读后感等。
学科综合:
2009年三个科目的考试大纲发生了变化,下面做一下新旧大纲的对比:
2009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新旧大纲比较
学科
|
章
|
节
|
旧大纲考点
|
新大纲考点
|
普通心理学
|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认知
|
心理过程
|
情绪和动机
|
个性心理
|
能力和性格
|
|
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脑的功能
|
客观现实是心里的源泉和内容
|
客观现实是心里的源泉和内容
|
心理通知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
心理通知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
人的心理具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特点
|
人的心理具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特点
|
观察法
|
自然观察法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心理测验法
|
调查法
|
实验法
|
个案研究法
|
个案法
|
相关研究
|
|
实验研究
|
|
其他研究方法
|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
无变化
|
行为主义的研究
|
无变化
|
心理分析的研究
|
无变化
|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
无变化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
无变化
|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
神经元
|
神经细胞及其功能
|
|
神经冲动的传递
|
|
神经网络
|
|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
大脑的结构
|
|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
|
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优势
|
|
鲁利亚关于脑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
|
|
第三章感觉
|
感觉的心理物理学研究
|
感觉的心理物理学研究
|
|
视觉
|
视觉
|
|
听觉
|
听觉基本现象
|
频率理论
|
听觉理论(频率、共鸣、行波理论、神经齐射理论)
|
位置理论
|
学科
|
章
|
节
|
旧大纲考点
|
新大纲考点
|
普通心理学
|
第四章知觉
|
知觉的特性
|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
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知觉的整体性
|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
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恒常性
|
知觉的恒常性
|
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
|
距离知觉(大小距离不变假设、深度与距离知觉的线索)
|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
|
错觉
|
错觉
|
|
第五章意识
和注意
|
概述
|
概述
|
(增加)非意识、潜意识
|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
|
注意
|
注意
|
|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
|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
|
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选择性理论、认知的资源理论)
|
第六章
记忆
|
|
|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非定位说—均势说)
|
第七章
思维
|
思维的一般概念
|
比较
|
比较
+分类;系统化和具体化
|
表象与想象
|
|
|
概念与推理
|
|
|
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策略
|
试探搜索法(增加)
|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
功能固着与变通、酝酿效应、知识经验、个性因素
|
第八章
语言
|
语言的特征与结构
|
语言的基本特征(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
可沟通性、任意符号指代、有规则建构、结构的多样性、能产性、动态性、社会性与个体性
|
第九章
动机
|
|
|
冲突与矛盾心理
|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
|
几种重要的情绪理论
|
坎农
-巴德理论;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
第十一章技能
|
|
运动技能
|
运动技能的分类
|
学科
|
章
|
节
|
旧大纲考点
|
新大纲考点
|
普通心理学
|
第十二章
能力
|
|
|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斯腾伯格的三元论(删除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智力测验)
|
第十三章
人格
|
|
|
增加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删除现代特质理论)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导论
|
|
|
无变化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
|
无变化
|
第三章
收集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
|
|
|
无变化
|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
|
|
删除统计显著性;复杂统计
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变化较大)
|
第五章
研究结果的呈现与评价
|
|
|
无变化
|
心理统计学
|
第一章
研究中常见数据的特点与初步整理
|
|
|
常见数据的特点
|
第二章
数据的分布及总体参数的估计
|
|
|
基本无变化
|
第三章
假设检验
|
|
|
强化使用能力、公式增多
|
第四章
各种研究设计的方差分析
|
|
|
|
第五章
多元统计分析(删除)
|
|
|
一元线性回归
|
心理测量学
|
第一章
绪论
|
|
|
测量产生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删除)
|
第二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
|
|
|
无变化
|
第三章
测验的实施和计分
|
|
|
测试后主试的职责
|
第四章
测验结果的解释
|
|
|
|
第五章
测验信度
|
|
|
|
学科
|
章
|
节
|
旧大纲考点
|
新大纲考点
|
心理测量学
|
第六章
效度
|
|
|
测验效度(改标题)
|
第七章
项目分析
|
|
|
|
第八章
学绩测验
|
|
|
|
第九章
智力测验
|
|
|
瑞文测验
|
第十章
人格测验
|
|
|
NEO
人格调查表
|
发展心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
|
无变化
|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
|
无变化
|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
|
|
无变化
|
第四章
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
|
|
无变化
|
发展心理学
|
第五章
幼儿期心理的发展
|
|
|
无变化
|
第六章
童年期心理的发展
|
|
|
无变化
|
第七章
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
|
|
无变化
|
第八章
青春初期心理的发展
|
|
|
无变化
|
第九章
青年初期心理的发展
|
|
|
无变化
|
第十章
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
|
|
|
无变化
|
第十一章
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
|
|
|
无变化
|
学科
|
章
|
节
|
旧大纲考点
|
新大纲考点
|
教育心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教育心理学
的对象、发展、任务与方法
|
|
删除教育性原则;增加测验法和文件分析法
|
心理发
展与教育
|
|
删除
|
第二章
学习理论
|
|
|
删除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三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
|
|
|
删除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学习策略是可以教会的、迁移的测量、奥斯古德的三位迁移模式、关于智力结构的观点
|
第四章
品德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
|
|
品德的结构罗列出来;西方关于道德形成理论变化;
|
第五章
影响学习的因素
|
(删除)学习动机的构成
|
|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删除)控制点
|
|
|
第六章
个别差异
|
|
|
无变化
|
第七章
教师心理
|
|
|
无变化
|
社会心理学
|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
|
|
无变化
|
第二章
社会化和自我概念发展
|
|
|
删除自我概念的结构
|
第三章
印象形成与归因
|
|
|
概括化印象改为总体印象;删除中心品质
|
第四章
态度及其改变
|
|
|
无变化
|
第五章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
|
|
无变化
|
第六章
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
|
|
无变化
|
第七章
社会影响
|
|
|
无变化
|
2009年同等学力法学综合新旧大纲比较
学科
|
章节
|
新大纲考点
|
旧大纲考点
|
法理学
|
第一章
|
法的概念与本质
|
法学导论
|
第二章
|
法的要素
|
法的概念
|
第三章
|
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
法的要素
|
第四章
|
法的价值
|
法的渊源和效力
|
第五章
|
法的渊源与效力
|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
第六章
|
法律关系
|
法治现代化和法治国家
|
第七章
|
法律行为
|
权利和义务
|
第八章
|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
法律行为
|
第九章
|
法律责任
|
法律关系
|
第十章
|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
|
法律责任
|
第十一章
|
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
|
法的作用
|
第十二章
|
中国社会主义经法与经济、文化和社会
|
法的价值
|
第十三章
|
中国社会主义法与民主政治
|
法的运行
|
第十四章
|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法律体系
|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
法与经济
|
法与政治
|
法与道德
|
法与科技
|
刑法
|
第一章
|
刑法概述
|
刑法概述
|
第二章
|
刑法的基本原则
|
刑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
刑法的效力范围
|
刑法的效力范围
|
第四章
|
犯罪与刑事责任
|
犯罪与刑事责任
|
第五章
|
犯罪客体
|
犯罪客体
|
第六章
|
犯罪客观方面
|
犯罪客观方面
|
第七章
|
犯罪主体
|
犯罪主体
|
第八章
|
犯罪主观方面
|
犯罪主观方面
|
第九章
|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第十章
|
共同犯罪
|
共同犯罪
|
第十一章
|
罪数形态
|
罪数形态
|
第十二章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
第十三章
|
刑罚概述
|
刑罚概述
|
第十四章
|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
第十五章
|
刑罚裁量
|
刑罚裁量
|
第十六章
|
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
|
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
|
第十七章
|
刑罚各论概述
|
刑罚各论概述
|
第十八章
|
危害国家安全罪
|
危害国家安全罪
|
学科
|
章节
|
新大纲考点
|
旧大纲考点
|
刑法
|
第十九章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二十章
|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第二十一章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第二十二章
|
侵犯财产罪
|
侵犯财产罪
|
第二十三章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第二十四章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第二十五章
|
贪污贿赂罪
|
贪污贿赂罪
|
第二十六章
|
渎职罪
|
渎职罪
|
第二十七章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中国法制史
|
第一章
|
先秦时期的法律制度
|
先秦时期的法律制度
|
第二章
|
秦代法律制度
|
秦朝法律制度
|
第三章
|
汉代法律制度
|
汉朝法律制度
|
第四章
|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
第五章
|
隋唐法律制度
|
隋唐法律制度
|
第六章
|
宋元法律制度
|
宋元法律制度
|
第七章
|
明代法律制度
|
明代法律制度
|
第八章
|
清代法律制度
|
清代法律制度
|
第九章
|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
|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
|
第十章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
宪法
|
第一章
|
宪法基本理论
|
宪法基本理论
|
第二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
第三章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四章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
第五章
|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
第六章
|
国家机构
|
国家机构
|
民法
|
第一章
|
民法概述
|
民法概论
|
第二章
|
自然人
|
自然人
|
第三章
|
法人
|
法人
|
第四章
|
民事法律行为
|
民事法律行为
|
第五章
|
代理
|
代理
|
第六章
|
人身权
|
人身权
|
第七章
|
物权和物权法概述
|
物权
|
第八章
|
所有权
|
所有权
|
第九章
|
用益物权
|
共有
|
第十章
|
担保物权
|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第十一章
|
债的一般原理
|
相邻关系
|
第十二章
|
合同法总论
|
他物权
|
学科
|
章节
|
新大纲考点
|
旧大纲考点
|
民法
|
第十三章
|
合同法分论
|
债的一般理论
|
第十四章
|
知识产权概述
|
合同法总论
|
第十五章
|
著作权法
|
合同法分论
|
第十六章
|
专利法
|
知识产权概述
|
第十七章
|
商标权
|
著作权法
|
第十八章
|
继承和继承法概述
|
专利法
|
第十九章
|
法定继承
|
商标权
|
第二十章
|
遗嘱继承和遗赠
|
继承法概述
|
第二十一章
|
遗产的处理
|
法定继承
|
第二十二章
|
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
遗嘱继承和遗赠
|
第二十三章
|
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
遗产的处理
|
第二十四章
|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
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
第二十五章
|
诉讼时效
|
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
第二十六章
|
|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
第二十七章
|
|
诉讼时效
|
2009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新旧大纲比较
学科
|
章节
|
新大纲
|
旧大纲
|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理 论
|
导论
|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
|
第一阶段: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二、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点
|
第二阶段:
20世纪
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
1.
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
|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方法论上的二元性
|
2.
关于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问题
|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法论的创新
|
|
五、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
|
第一章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第二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三章
|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度
|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章
|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五章
|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
第六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分配制度
|
第七章
|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八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
第九章
|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
|
第十章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调节
|
|
参考文献
|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
2.
江泽民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
2.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
3.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
3.
胡锦涛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
4.
卫兴华,张宇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
4.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
5.
杨瑞龙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5.
杨瑞龙,陈秀山,张宇著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
6.
杨瑞龙
.面对制度之规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
|
学科
|
章节
|
新大纲
|
旧大纲
|
国际
经济学
|
第一章
|
绪论
|
绪论
|
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对象与结构
|
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对象与结构
|
第二章
|
国际贸易纯理论
|
国际贸易纯理论
|
第三章
|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
第四章
|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
第五章
|
国际收支分析
|
国际收支分析
|
第六章
|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
第七章
|
要素的国际流动
|
要素的国际流动
|
第八章
|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
第九章
|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
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分析
|
第十章
|
结束语:经济全球化趋势
|
结束语:经济全球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1.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
.国际经济学
.中译本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
1.
保罗·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中译本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
2.
黄卫平
.国际经济学学习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
2.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
.国际经济学
.中译本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
3.
黄卫平,彭刚
.国际经济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3.
黄卫平
.国际经济学学习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
西方
经济学
|
第一章
|
需求和供给
|
需求和供给
|
第二章
|
效用论
|
效用论
|
第三章
|
生产和成本论
|
生产和成本论
|
第四章
|
市场理论
|
市场理论
|
第五章
|
生产要素市场
|
生产要素市场
|
第六章
|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
第七章
|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第八章
|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学
|
第九章
|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第十章
|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第十一章
|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政策
|
第十二章
|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
第十三章
|
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
|
第十四章
|
通货膨胀理论
|
通货膨胀理论
|
第十五章
|
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
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
参考文献
|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
|
2.
吴易风,刘凤良,吴汉洪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
2.
吴易风,刘凤良,吴汉洪
.西方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
|
3.
斯蒂格利茨,沃尔什
.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3.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
学科
|
章节
|
新大纲
|
旧大纲
|
财政学
|
第一章
|
财政职能
|
财政职能
|
第二章
|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
第三章
|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
第四章
|
税收原理
|
税收原理
|
第五章
|
税收制度
|
税收制度
|
第六章
|
国债理论与管理
|
国债理论与管理
|
第七章
|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
第八章
|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
参考文献
|
1.
陈共
.财政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郭庆旺,赵志耘
.财政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1.
陈共
.财政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郭庆旺,赵志耘
.财政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货币银行学
|
第一章
|
货币供求理论
|
货币供求理论
|
第二章
|
利率理论(内容与旧大纲相比变化较大)
|
利率理论
|
第三章
|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通货膨胀理论
|
第四章
|
金融中介体系
|
金融体系
|
第五章
|
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
|
第六章
|
金融监管体系
|
金融创新
|
第七章
|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
|
第八章
|
汇率理论
|
汇率理论
|
第九章
|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金融体系
|
第十章
|
内外均衡理论
|
内外均衡理论
|
参考文献
|
1.
黄达
.金融学(精编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厉以宁
.国际金融学说史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7;
3.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第七版)
.郑燕文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瓦什
.货币理论与政策
.陈雨露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陈雨露
.国际金融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杜金富
.金融市场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7.王广谦
.中央银行学
.第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
.微观银行学
.刘锡良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9.吴晓求
.证券投资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0.庄毓敏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1.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
.新帕尔格克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
.董辅礽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
1.
黄达
.货币银行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岱孙,厉以宁
.国际金融学说史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3.弗里德曼
.货币经济学手册
.王传纶主译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4.瓦什
.货币理论与政策
.陈雨露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陈雨露
.国际金融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张亦春
.金融市场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王广谦
.中央银行学
.第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刘锡良译
.微观银行学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9.吴晓求
.证券投资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10.陈雨露,涂永红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11.庄毓敏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12.董辅礽译
. 新帕尔格克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