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MBA资讯 MPA资讯 MEM资讯 MPAcc资讯 名师观点 经验之谈 数学精华资料 英语精华资料 语逻精华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之谈 > 正文

MBA职场:MBA、EMBA对自己的职场有何重要性和必然性

编辑:百川教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9 10:29:32

百川教育网讯】多年来的MBA、EMBA教学和企业咨询实践,使我有机会深入接触到成百上千的创业者、管理者,深感企业家是中国经济最宝贵的资源,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不时在心中涌起对企业家的敬意。

 

但随着技术、经济、文化、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与挑战,也感受到企业家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经济文化综合素质,感受到我们的MBA、EMBA教学过程中欠缺文化内涵与培养。

 

顾名思义MBA、EMBA作为工商管理硕士或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侧重学习的是工商类课程、掌握管理类工具,而目的更多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和个人价值收益。社会评价MBA、EMBA效果时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习后的薪资水平提高程度。于是乎,如此指标导向下的MBA、EMBA多是设置与如何直接盈利相关的课程,那些表面看起来与盈利无关的课程、论题、内容大多被抛弃遗忘,类似于商业伦理、企业文化、经济发展与文明历程一类课程也处在边缘化生存中。

 

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就手段来说,不论是个人经济能力提升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是单纯的狭义的商业素质决定的。自古以来,经济与文化永远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个人的能力、企业的竞争力与国家的竞争力永远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竞争力。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创新和推进,每一位对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都是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家。

 

第二,就目的来说,发展经济、获得利润永远是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发展经济过程中永远要People before benefit(人高于利润)。一句话,发展经济需要价值定向、精神定向、文化定向。没有这些文明定向就不可避免出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以邻为壑、巧取豪夺的变态经济,就不可避免的遍地雾霾,而且心霾不解,雾霾难除。

 

所以,不论从提高竞争力的手段来说,还是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目标而言,我们的MBA、EMBA教学,我们的企业家素质培养都不能缺少文化。

 

正是针对MBA、EMBA教学与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单纯经济思维、工具主义操作、追求短期效益、忽视长远目标,缺少综合文化修养,缺少系统多角度分析能力等问题,欧美高校明确提出MBA、EMBA应加强人文修养、感同身受体会各国历史文化。当今世界最具原创性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牛津大学西奥多•泽尔丁(Theodore Zeldin)教授则直接表明——MBA、EMBA首先应该是MCA、EMCA。这里的C是Culture、Civilization、Communication、Co-operation 。

 

可谓一语中的。

 

我们必须更好的理解提高MBA、EMBA企业家文化修养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修养,不仅仅是识文断字的表面文化,而是深刻系统的文化素养——感性的形象、丰富的语言、深层的动机和深邃的思想。

 

所谓感性的形象,正如同感性先于理性、形象先于思想一样,我们多一些文化形象积累、多一些文化修养,有助于升华想象、提高创新、前瞻未来。

 

细检20世纪伟大的技术、产品,在其产生之前,几乎全部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过:机器人的形象最早是捷克小说家、戏剧家卡雷尔•恰佩克在《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创造的,Robot机器人亦始于此书;现在创客方兴未艾,是加拿大科利•多克托罗在《创客》小说中首先使用并充分肯定了创客的实践价值;1901年,英国科幻小说家乔治•威尔斯在其《登月第一人》中形象写到:“到达月球后,柯林斯停止在轨道上,阿姆斯特朗乘小鹰号月球着陆器登上月球表面,避开月球冰砾,在宁静海平稳着陆……”。1969年7月,这一切都变成了事实,连登月者的名字都恰巧叫阿姆斯特朗;1964年,20世纪三大科幻作家之一的阿瑟•克拉克在其小说《2011:太空漫游》中第一次描绘了计算机智能和人类的星际旅行。1968年又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一起将小说拍成电影公映。一年后,美国宣布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他参与了登月电视解说。美国称克拉克“为人类登月提供了必要的智慧动力”。我们今天使用的手机、iPad最早在电影《星际迷航》中使用……

 

文学想象、科学幻想往往走在了实践的前面,以至于法国文化部长说20世纪所有伟大的创造几乎是实现着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而已。想一想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从地球到月球》中的火箭式发射,《世界的主宰》中的飞行器、急速车……

 

科学幻想往往比科学本身更有预见性和感召力。可以说,莱特兄弟驾驶挑战者号飞上天空,马斯克创造可回收火箭欲将人类送上火星、戴曼迪斯设立X大奖激励人们探索太空、拉里•佩奇研究无人驾驶汽车、詹姆斯•卡梅隆拍摄《阿凡达》或许都受到了这些科学幻想、文学作品的启示。

 

形象先于思想、形象大于思想,形象丰富于思想,有没有文学修养、有没有形象能力,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问题。影响我们飞上蓝天的不是地球的引力而是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现在倾力提倡创新,一个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难以真正创新的,而文化的乃至文学的素质是在生成和发育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想象力。

 

谈到语言的丰富,今天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技术抄袭、价值贫乏、产品同质化之泛滥,究其原因不一而足。但从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角度来说却与我们的语词贫乏、文化贫乏导致的经验贫乏、思想贫乏密切相关。我们应该认识到创造的丰富性源于感受的丰富性,而感受的丰富性则源于语言的丰富性。语词化是经验的存在方式,语词是经验的最小单位。你有多么丰富的语言、词汇,你就有多么丰富的感受、体验、经验。

 

我们都有这样的自问:为什么我们也去了海岸深山、丛林荒野,我们也看到了朝霞星空、流云飞瀑,可感受就没有作家们丰富多彩、深刻强烈呢?作家们怎么能描写的细致入微、色彩斑斓、情感激荡呢?这不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不如作家们灵敏,而是因为作家们的语词、语言比我们色彩斑斓,他们拥有更丰富的词汇、更细微的语言呈现这些感受。居住在海边的霍颇族用许多词汇来描写大海:如深色的、浅色的大海,明亮的、灰暗的大海,绿色的、多彩的大海,但他们从来没有用过“蓝色”来形容大海。这不是因为他们的视觉器官构造感受不到蓝色的波长,而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中没有蓝色这个词汇。

 

维特根斯坦说过,语词的边界就是你的世界边界,语词的世界就是你的经验世界。海德格尔亦说过,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一个民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创造性,也依赖于这个民族的语言创造性和语词的丰富性。

 

看看那些流行的词汇,你就可以知晓这些国家技术、产品、模式创造与文化相融的水准:机器人、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业余专家(Pro—Am)、消费生产者(pro-sumer)、创客(maker)、长尾、共创、分享、免费、实时经济、平台生态、VUCA时代、指数变化、混合思维……。再看看我们自娱自乐的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然并卵,我们嘻哈自嘲的厚德载雾、吃瓜群众、喂人民服雾、蓝瘦香菇等……。我们太需要丰富、创新我们的词汇和语言,丰富、创新我们的文化,以促进我们经验的丰富、感受的丰沛和心灵的滋养。

 

关于深层动机,我们看坊间流传的一个寓言的启示:

 

一个渔民捕捉了几条鱼后在海边沙滩上躺着懒懒的晒午后的太阳,几位外国游客看到此景又是照相又是询问渔夫为什么不多捕捉些鱼?渔夫反问游客,为什么多捕鱼呢?游客自作聪明的回答:捕到更多的鱼、有了更多的钱,你就不用做事,就可以在海边惬意的享受日光浴。渔夫冷冷的说: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是你们在吵我、干扰我。

 

这则寓言来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伟大文学家、废墟文学代表伯尔所写的《懒惰哲学趣话》,是对手段与目的的深层思考,是对手段异化为目的的彻底反省。恰恰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同样,我们也会看到许多伟大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找来描写英国、法国、德国三大世家资本积累历程的马丁•杜加尔的《蒂博一家》、托马斯•曼的《布登波洛克一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看一看,你会比读专业学术著作收获更多,会更深刻的理解资本发展的历程,会认识到人们的追求是怎样经历了求富、求贵、求雅的过程,会认识到人们到底应该要什么。

 

这些描写资本历程的伟大小说或传记都揭示了人们创业、经营企业的根本动机:发财致富、争气展才、创造激情、社会责任、无度贪婪。

 

发财致富、争气展才都是无可厚非的正常动机,亦会带来有益的社会价值。因为贫穷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痛苦,需要财富的充实与慰藉,而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创办企业、开创事业也值得肯定与褒奖,但这两种动机更多属于关注财富和荣誉的外在动机。

 

一个社会更不能缺失的是——以创造激情推动创造和以担当精神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因为这些内在驱动更能使一个社会创造无限、真情永在、人性长存。

 

正如同Nike创始人费尔·奈特所言,“我们想和所有大企业一样,想要创造,想要奉献,我们敢于把这些大声说出来。当你创造了某项事物;当你改进了某样东西;当你传递了某种思想;当你为陌生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新事物或服务,让他们更开心、健康、安全和满意;你就会更多地参与到宏伟的人类大舞台上。只是活着还不够,你还要帮助其他人活得更加充实,如果这算生意的话,那么,请叫我生意人”。

 

而对社会危害最大的是无度贪婪,包括对财富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和对权力的贪婪。甘地言之凿凿的说过,地球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们的贪婪。牛顿也动情直言: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但算不出人性的疯狂。J•F•贝尔纳所言亦不虚:权力会毒害人。酒精中毒,尚能清醒,但人被权力毒害,却沉浸其中,难得复原。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重大事情没有一件没被20世纪伟大的作家们思索、追问过。阅读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就能时刻警醒:我们到底要什么?正可谓——”最清醒的人生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生”。

 

谈到思想,必须承认:源自哲学的深邃思想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指路明灯。

 

这些年,我们也像获得了巨大启示一样在流行: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智慧的区别什么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什么是我们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能深入知晓这是古罗马新斯多葛派爱比克泰德的重要思想之一,并把握其来龙去脉,我们就可能理解的更深刻,对我们的人生就有更大帮助。爱比克泰德的基本思想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两类事物,一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事物,一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区分这两种事物。还要知道面对不能控制的事物,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的感情有所准备。

 

1934年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将爱比克泰德的思想精炼成沉静祷告而广传世界:愿上帝赐予我接受无法改变的宁静,赐予我改变能够改变事物的勇气,以及区别两者的智慧。

 

如果我们能多读、多思考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伏尔泰、黑格尔、萨特的哲学著作与思想,我们看待世界、看待商业的角度会更多元深邃、更高屋建瓴、更统筹全面。多少年来,人们在经营企业、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想多是战胜对手、征服世界、赢得成功,我们太少思考如何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与突破自我。

 

想一想苏格拉底“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的铭言,想一想柏拉图“认识不到自己无知是最大的无知”的思考,想一想康德“最令人敬畏的是头顶浩瀚的灿烂星空和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的思想,想一想黑格尔“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的自省,想一想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的嘱托,想一想罗素“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的冷静,想一想哲人们“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人们从不汲取历史的教训”的警戒, 我们是否会更深刻智慧一些,更清醒冷静一些,更从容坚定一些。

 

我们都钦佩史蒂夫•乔布斯的无限创造和超凡能力,但我们不要忘记乔布斯的最大愿望是“用全部财富换与苏格拉底的一个下午”。

 

总而言之,感性形象、丰富语言、高尚动机和丰沛思想是深层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更多的阅读伟大文学、经典哲学,更多的与不同的人们交流、对话,更多的接触自然、实践社会,我们的MBA、EMBA就能成为MCA、EMCA,我们的企业家就能多一些文化、文明的内涵和文化、文明的力量,多一些文化、文明的定向。

 

阅读学习、实践体验、修养文化,正如身临大海——涉浅水者得浮萍,进中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珠贝。

 

君何得乎?

分享到: